1. 亚洲必赢

      1.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银担合作裂痕渐深
        银担合作裂痕渐深
        发布日期 :2015-11-13
            昨日 ,经过几个月的漫长等待,合肥农产品融资担保有限公司(下称“农产品担保”)终于等来了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(下称“合肥中院”)二审开庭 。
            诉讼的起因的是农产品担保的客户被合作银行“抢走”。其负责人对记者称,在与一家银行合作时 ,对方获取公司客户名单后,却绕开公司直接向企业贷款,不但使农产品担保保费损失,还造成其客户流失。
            此前,农产品担保已向合肥市福人民法院起诉这家银行 ,但一审败诉。不服判决的农产品担保,又上诉至合肥中院 。
            合肥多位担保业内人士向本报证实,银行“抢走”合作担保公司客户的情况已非常普遍,但在银行的强势面前,很多担保公司“敢怒而不敢言”。而为了避免客户被银行挖走 ,一些担保公司也开始在业务细化上下功夫,力图让银行“无处插手” 。
            银行“抢”客户?
        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,2013年8月,农产品担保向某股份制银行合肥分行申请信用担保授信,随后双方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接洽。在此过程中,银行以了解其客户情况 、信誉模式等为由 ,从公司获得了大量的客户名单和资料 。但到了2010年6月 ,农产品担保按要求将相关合同文本准备好之后,银行却拒绝了与其合作 。
        农产品担保一名管理层说,在拒绝农产品担保的授信申请后,这家银行开始越过公司,直接和名单上的这些企业接洽并发放贷款。据其调查,这家银行先后向多家企业共计发放贷款2亿余元。
            “除了直接挖走客户外,这家银行的做法越来越离谱。”陈群说 ,鉴于银行的做法对其影响很大,觉得不能再忍耐下去的农产品担保,以缔约过失责任为由,于去年年初向合肥法院起诉这家银行 ,要求赔偿其损失 。去年5月 ,合肥法院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农产品担保的诉讼请求 。不服判决的农产品担保 ,于2014年10月18日上诉至深圳中院。他称 ,上诉后,这家银行迟迟不应诉 ,并拒绝提供证据 ,才导致二审在其上诉后三个多月才开庭 。
            据悉,这种情况并非农产品担保独自的烦恼 。合肥多位业内人士均证实,上述情况并非个别现象 ,而是担保公司普遍遭遇的苦恼。而敢于起诉银行的 ,只有农产品担保公司一家。
            合肥信用担保协会相关人士介绍 ,银行“挖”担保公司的客户,主要手段一般有三种,一些企业资质不够或银行有顾虑时 ,银行会寻求与担保公司合作,拿到风险评估资料后,银行会以担保公司的风险评估为依据 ,筛选一些比较认可的企业直接接触 。合作一段时间后 ,贷款企业还款情况正常 ,银行也会越过担保公司,直接向企业贷款。此外 ,得到企业名单后,银行也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担保公司合作自己单独开发 。
            “我们同业公会接到过很多这样的投诉,也向银行监管部门反映过,但没有什么作用。”合肥信用担保同业公会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,由于处于弱势地位,作为行业协会 ,他们对银行的这种做法也是无可奈何。
            某股份制银行合肥分行人士称,银行“抢”担保公司客户的情况确实存在 ,“如果银行市场信贷紧缺,担保公司的日子会好一点;如果银根松了,银行就把业务直接做了 。”
      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      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      1. XML地图